介休市乡村振兴巡礼

义安镇

宋古乡西段屯村小麦收割现场

张兰镇朱家堡村黄花菜喜获丰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介休市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用智慧和汗水描绘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治理优”的美丽画卷。

非凡十年,我们欣喜地看到,“特”“优”战略深入实施,中药材、酿品、果品等“八品产业”加快培育,33户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扩规提质,晋中市夏粮喜获丰收、秋粮丰收在望,农业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发展。

非凡十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东山供水、高标准农田、“四好”农村路等项目全面铺开,清洁取暖、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农村改厕乡村覆盖率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在项目支撑中实现新突破。

非凡十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38个、家庭农场255个,培育村级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新型职业农民7500余人。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农民朋友的辛劳和汗水,镌刻着“三农”战线同志们的使命和担当,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介休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气象、新面貌。

让我们带着欣喜的目光,一起看介休市基层乡镇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新成绩,展现的新作为。

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近年来,义安镇积极推广六种模式,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党组织领办型。即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委会控股成立股份制公司。

资金入股型。降家寨村、北辛武村、田岳堡村分别入股鑫参树煤化有限公司350万元、北辛武正骨专科医院150万元、山西科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50万元,每年获得固定分红24.5万元、13万元、10.5万元。

土地入股型。北盐场村以村集体闲置的68亩土地参股介休市晟宇编织制品有限公司,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50万元/年。成兆兴牧业投资1亿元新建成兆兴万头养牛基地,带动宋家圪塔村实现增收20余万元。

异地置业型。义安村、孟村利用政府收储支付的土地款,购置安泰集团、昌盛公司在城区黄金地段的商铺,把有限资金变为固定资产。

三产服务型。南盐场村利用村内废弃多年的60亩建设用地建设综合服务区,实现物业服务创收,每年增收18万元。孟王堡村通过停车服务、整合运输信息平台实现集体经济增收。

集中发展型。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万户堡片区,积极引入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规划打造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张兰镇

种养加产业生机盎然

今年以来,张兰镇从种植、养殖、加工三方面发力,发展有机高效种植,大力发展让乡亲们有活干、有钱赚的乡村产业,6.7万亩农田生机盎然,5万农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张兰镇是介休市的养殖大镇,占晋中市养殖总量的1/3。蛋鸡存栏33万羽,年产蛋5500吨。肉鸡年出栏95万余只;猪存栏1.3万头,年出栏2万余头;羊存栏1.5万只,年出栏5600余只。今年,张兰镇还新增一家存栏800头肉牛的养殖企业,发展了一家800只林麝的特色养殖企业,预计年产林麝10000克。

张兰牛驴肉屠宰加工是有100余年历史的传统产业,张兰牛驴肉、郝家堡牛肉旺季销量曾高达每天近2万公斤。今年以来,他们着力推动施记、崔记、宝龙、红辉、广元等6家企业提档升级,规范生产,打造品牌。鼓励田堡香油继续传承发展手工制作工艺,带动农民实现芝麻就地加工。

连福镇

绘制美丽乡村精彩画卷

近年来,连福镇以建设“经济强镇、集贸重镇、生态大镇、旅游名镇”为发展目标,绘制出一幅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耕修源有机旱作农场、赵家窑千亩果园及花椒林等规模种植大户;形成了成兆兴酒业、忠平核桃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销售各类核桃产品2000吨,肉制品1500余吨,年销售额近2亿元。

不断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南王里、里屯等5个国省干道沿线村实施连片打造,目前已开展前期村庄勘测规划,确保建一片成一片美一片。东山引水工程大水网、小水网工程接近尾声,连福村、张良村等9个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完成。

着力提升农民幸福感。开展“一打两清三整治”行动,提升人居环境水平;挖掘连福特色传统文化,擦亮连福文化底色;深入挖掘、梳理天峻山生态旅游区沿线村传统特色文化,将连福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提升连福文化形象。

义棠镇

擘画“三农”新蓝图

近年来,义棠镇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在做好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进行特色种植,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品牌化、乡村旅游、林业、畜牧等富民产业。

乡村产业在转型中实现了新发展。小宋曲村筹建打造农村产业园区,现已集体创办了众益建筑安装公司和众益商务服务公司,领办了众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150余户村民提供了就业条件。钦屯村已与灵石聚义集团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将1200亩土地进行玉米规模种植,集体增收30万元。郭壁村对搬迁后的300余亩腾退土地进行集中整理,以土地入股本村初具规模的润田合作社;与太原种业公司合作,建设种子培育基地。西刘屯村积极挖掘本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香油制造工艺”文化内涵,主动探索“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

为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义棠镇在全镇范围内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村民家家数“星星”,文明新风吹入了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打造义棠镇三贤馆、西堡村村史馆、白岸村村史馆,以此为载体传承历史文脉、弘扬时代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送戏下乡”等活动,让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在村内蔚然成风。

绵山镇

“药蛋果产”协调发展

近年来,绵山镇大力实施“药蛋果产”发展战略,培育出一批唱响介休、享誉山西省的农产品,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路径。

道地药材实现新发展。从2016年试验性种植发展到万亩中药材种植园区,绵山镇逐步吸引大批药商云集绵山、收购药材;兴地村通过种植仿野生绵黄芪,并进行加工,成功研发出兴地长寿绵黄芪粉品牌。

生态养殖展现新气象。绵山镇坚持做强蛋、肉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养殖,通过“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方式,发展壮大畜牧产业。

优质产品迈上新台阶。绵山镇优质产品主要包括黄小米、老陈醋、有机肥等,黄小米品质极佳,目前拥有兴地黄、长寿湾等品牌小米;绵山万果红系列陈醋酸、绵、甜,很受消费者喜爱;有机肥以岳家湾村兴介、焦家堡村九仙精制有机肥为主,能够有效促使农作物增产增收。

洪山镇

探索壮大集体经济路径

十年来,洪山镇聚焦产业旺、生态美、乡风淳、治理优、人民富的发展目标,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完成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坚持基础先行、补齐短板,全镇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这些年来,洪山镇在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基本农作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形成了50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1000余种花卉苗木大棚和年出栏600余头的养牛场,农民增收有了稳定抓手。

为提升乡村文化水平,该镇重点支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料香”生产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陶技艺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熏醋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培育了三佳豆沙、永庆核桃等农产品加工产业。

为培植乡村产业,三佳村投资500余万元新建商铺40余间1200余平方米,打造了介休东站商贸中心;温村投资100余万元成立了建筑装潢公司,承接建筑工程业务;下曹麻村投资200余万元成立了绿源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新建石磨面粉加工厂800平方米,实现种植规模化、产品科技化、农业机械化、加工市场化。

龙凤镇

开创农业发展新篇章

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龙凤镇稳牵党建引领“牛鼻子”,找准农业发展“突破口”,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在基础农业向特色农业发展,企业转型向示范引领等方面下足功夫,开创龙凤农业发展新篇章。

龙凤镇旅游资源丰富,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同时还拥有万亩核桃林、漏土杏、渠池大田菜、遐壁小磨香油等富有特色的农特产品。为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龙凤镇将荒地变废为宝,积极推进富硒杂粮种植业,目前,西宋壁、龙头村已率先试种,成果喜人;在转型发展上,龙凤镇以农为主线,积极引导企业发展生态农业。峪子村引进实施恩哲农牧肉牛养殖项目,产业振兴有了实打实的项目;为鼓励青年人才回归乡村,龙凤镇在南庄村创建了青年创业示范基地,集水果采摘、菜园认领、拓展训练、度假游玩为一体的休闲时光果园已初具规模,成为网红打卡地。

宋古乡

用好区位优势 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城市东扩,宋古已经逐步融入城市,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但传统农业依旧是宋古乡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2022年,全乡粮食播种面积达3万余亩,其中小麦等夏季作物8000亩,玉米、大豆等秋季作物2.2万亩,其他特色农产品种植3000亩,预计总产量可达2万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真正稳住了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

今年,宋古乡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布局,鼓励13个村(社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按照6种模式共谋划集体经济项目18个,累计投资5800余万元,投产达效后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1200余万元。上站村行远物业管理、特色辣椒种植以及赵家堡社区智慧停车场、洪善村农业全过程托管服务等4个项目,均已落地见效,集体增收明显,其余13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为提升乡村环境,宋古乡深入开展“一打两清三整治”专项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十乱”整治,专项清理建筑垃圾1.3万余立方米,投资1500余万元实施了上站村、洪善村、宋安村3个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程,投资1240万元实施了西段屯村、东段屯村等4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目前,南桥头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

城关乡

夯实基础设施 做优做强农业

近年来,城关乡结合地处城区的实际,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夯实。城关乡依托市政府一事一议、“四好”农村路、小街小巷改造等项目,在全乡10个村实施道路、街巷改造工程,实现了全乡街巷硬化全覆盖;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乡10个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有效解决了污水处理和内涝等民生问题;全面推进旱厕改造工作;全乡告别传统的燃柴烧煤做饭方式,实施了清洁供暖工程,成为介休市首家实现清洁供暖全覆盖的乡镇。

与此同时,城关乡不断在传统加工业和特色产业上发力,增强其带农富农的能力。做优做强罗王庄豆腐、绵山陈醋、梁记牛肉、阴肉则烧鸡等,逐步形成了充分体现介休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重点打造了山西凌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铁皮石斛种植及深加工产业,项目先后被国家林草局列为铁皮石斛产业创新联盟理事单位、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填补了华北地区产业空白。



(来源:晋中市人民政府网站)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