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湾村:挪穷窝 拔穷根 奔富路

秋日金阳普照大地,让人倍感温暖。走进大同市灵丘县张家湾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风格雅致、排列整齐的民居,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房前屋后的绿化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漂亮。

“我在大棚做工,媳妇在服装加工车间做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张家湾村民张谦这几天可忙坏了,正在对大棚里的灵芝做收粉前最关键的工序——套袋。为保证品质,张家湾人坚持人工套袋,张谦和乡亲们没日没夜地泡在大棚里。

2018年,张家湾村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盖楼房168套,搬迁安置群众215户、587人。为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张家湾村投资300万元建设了食用菌种植基地,建成食用菌大棚14栋,专门用来种植灵芝、羊肚菌、香菇等菌菇。投资30万元建设蔬菜示范大棚2栋,试验种植有机西红柿,可以解决三四十人的务工问题。同时,建成300平方米的服装加工车间,吸纳了2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平均每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

按照“财政资金注入、量化配股到村、合作社主体管理、农户二次分配受益”的模式,张家湾村建成了万只有机育肥羊基地,这也是灵丘县规模最大的育肥羊基地,带动了本村及独峪乡其他12个行政村的村民增收。从2016年至今,共为735户贫困户发放资产收益分红273.6万元。

“挪穷窝、拔穷根、能致富”。张家湾村通过发展产业,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解决了搬迁户就近就业问题,让群众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记者尚铁军)

(来源:黄河新闻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