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热土 做村民的“贴心人”——记阳高县鳌石乡南曹庄村党支部书记方正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吴星 通讯员朱培龙)每天天一亮,在大同市阳高县鳌石乡南曹庄村就有个人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来回转悠,哪里有垃圾了,顺手捡一捡;遇到村民有反映问题的,就随手掏出笔记本记下来;看到村民正在干农活,就上去边帮忙边拉拉家常……这个人就是阳高县鳌石乡南曹庄村党支部书记方正。

由“门外汉”到贴心人

90后年轻人方正,原是阳高县委组织部的一名科员,2021年下派到阳高县鳌石乡南曹庄村工作,并在当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一开始,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们对方正都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为了能够得到村两委干部,特别是老支书、老主任的支持配合,尽快融入到村集体当中,方正挨个上门躬身拜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方正的谦虚和耐心最终打动了所有人,大家积极主动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村里呈现出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方正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正值2022年度农村居民医疗保险费开始征缴,有一村民贾某无论怎么动员就是不缴纳医保费。为了保证不落一人,方正自己为贾某垫交了医疗保险费。今年贾某因病住院,各种治疗费近1万元,医保报销后基本没怎么花钱。贾某感激地说:“多亏了方书记,不是你帮助我缴纳医疗保险费,我这个病真是看不起了,真是太感谢你了。”

40多岁的村民曹某某是个上访户,经常以各种理由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一度是村里的难缠户。了解此情况后,方正主动与其沟通, 做其思想工作,让她参与村里的各种劳动,给予她一定的报酬,并推荐其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她在外地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我现在忙着挣钱呢,生活有滋有味,我再也不会去上访了!”曹某某高兴地说。

“农民增收是我最大的心愿”

玉米种植是南曹庄村的主要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比较滞后,方正积极联系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新品种,并试行玉米白菜间作技术,提高了产量和效益。

南曹庄村耕地以水浇地为主,土壤肥厚,农业基础条件好,发展设施蔬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方正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培养蔬菜种植户孙忠,帮助他流转了15个蔬菜大棚,引进了“阳高红”西红柿等优良品种,聘请专家现场传授种植技术,实现了产量与收入双丰收。今年,孙忠仅种植大棚纯收入就达10多万元,在全村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我将继续在壮大党员队伍、发展主导产业、增加集体经济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治理基础,建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在乡村振兴大道上当好排头兵。”谈到下一步打算时,方正向记者笑着说道。

(来源:黄河新闻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