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朔州蔬菜大棚“种”出幸福生活

临近春节,市民们在忙着置办年货。但朔州市朔城区的蔬菜大棚里却是另一派繁忙景象,农民们正在大棚里忙增收,在致富的舞台上显身手。

1月17日腊月廿六,朔州市区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田野里一片凋零,但朔城区野狐涧村的设施大棚里却绽放着绿意和生机。“我们种的蔬菜都是绿色无公害,摘下来时都沾露水的,很新鲜,便宜了不卖……”走进种植户李文的大棚,只见一行行黄瓜苗翠绿挺拔,上面挂满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李文正将新鲜的黄瓜轻轻地摘下来,小心翼翼地放进筐内,准备一会儿到市场上去卖。李文告诉记者,春节临近,黄瓜的价格一路飙升还供不应求,他和老伴每天都能采摘70多公斤黄瓜。

“以前种玉米、土豆,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我一个大棚的年收入就是5万多元。而且我种的黄瓜品种优良,清脆爽口,营养丰富,生吃熟炒皆宜,绝对是上好的佳肴。”李文自豪地对记者说。

在油坊头村张大爷的日光温室大棚,也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发。“看着长势正好的油菜、芹菜正好上市,心里那个美哟就不用提了,设施栽培使俺再也不用为冬季赚不到钱犯愁了。”张大爷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朔城区大力鼓励村民发展无公害大棚种植,村民在尝到甜头后,种大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一年四季一样忙,过年和平时一样干。他们忙得高兴、忙得乐呵。

“这些黄瓜在夏天卖,也就几毛钱一斤,可到了冬天,就身价倍增了。我们准备从简过年,腾出精力发展生产,抓住时机增收致富。现在我们过年的方式和观念都有了很大转变,就连拜年串门也少了家长里短,谈论最多、挂在嘴边的都是种菜的方法、增产的窍门。虽然忙些、累些,但只要能挣钱,再忙我们也乐意。”李文边说边笑,爽朗的笑声在大棚里久久回荡,那是致富以后舒心的笑,那是对党的惠民政策感激的笑。(记者 武跃林)

(来源:黄河新闻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