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业“小切口”做好城市治理“大文章”

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聚焦物业治理出现的难点、痛点,深化物业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引导培育物业市场,加强物业党建联建,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老旧小区治理优势,以物业管理“小切口”做好城市治理“大文章”。

近日,记者来到潞州区太东街道的辛安泉小区,看到前不久由启东物业承接的小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区安全到卫生环境都有专人负责,小区旧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明显改善。

“以前小区没人管,现在有了物业以后干干净净的,大家都非常认可启东物业。”辛安泉小区居民宋聚英说道。

潞州区辛安泉小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小区分片管理复杂,物业公司进不来,群众反映强烈。由于历史原因,在潞州区像这样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有127个,这些小区户数少、规模小、基础差、引入物业难,是城市治理的难点,潞州区探索“三无”小区先期财政投入改造、过渡期兜底管理、逐步市场化运行三步走模式,以及“1N”捆绑模式为载体的物业管理服务新模式,破解了老旧小区“事务无人管、企业不想干、百姓不满意”等难题,把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畅一公里”。

“我们入驻以后对本小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并配备一名保洁员,长期保持环境卫生,在门房值班室设立了24小时保安值班制度,对门禁道闸等技术防范措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并且提供了四个月的免费物业服务。”山西启东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路杨告诉记者,物管公司将努力为业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舒心的居住生活环境。

让“三无”小区“能接手”“有人接”,是潞州区彻底解决小区治理难题的第一步,如何让物业企业管理好小区,潞州区抓实重塑性改革,成立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实现专门机构管理物业,理顺了物业行业监管体制,强化制度性约束,做到物业管理有章法,迈出了基层治理的第二步。

“对专业化物业企业主要通过红黑榜、审计制度、潞州区十大物业品牌评选等一系列制度加强管理,督促其提档升级,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物业服务。”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磊说,在“三无”小区管理方面,区物管中心通过捆绑模式,让“三无”小区实现了物业服务的全覆盖,并且定期有专人进行督查、督促其物业企业,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目前,潞州区127个“三无”小区已被3家物业全部接管,实现了由政府包办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变。同时,潞州区16家物业企业纳入“红榜”,2家优质物业企业入选住建部评定的全国百家典型案例,10家服务差的物业企业退出市场。

民有所呼,即有所应。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优化人员结构,细化工作领域和内容,秉持“接诉即办制度”,按照台账信息把投诉问题进行分类并一一分配,组成五个稽查队,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询问、沟通协调,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领办问题,即刻解决。

“大家发现问题就能投诉,并马上能得到解决。”辛安泉小区居民鲍福洪说,互相沟通对管理来说还是有好处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减少了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发生。

居民提出诉求,中心立即接收,最短时间给予回复,给予答复,给予解决。老百姓不再投诉无门,用真招实招有效解决城市治理的重点、难点和痛点,进一步延伸基层治理“微触角”,夯实社会治理基础。自公开物业服务投诉举报电话以来,潞州区接到各类投诉举报730件,协调沟通、耐心解释、积极处理,群众投诉回复满意率到100%,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磊对记者说,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将结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真正打通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这个关键途径和最后一米,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上打造“潞州品牌”。(董婕)


(来源:潞州区人民政府网站)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