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瓶颈 广开思路 —— 祁县探索多元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祁县突出党建引领,做好“一村一品”产业规划,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截至目前,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609.86万元。

做实“支部领办”,守住集体经济“基本盘”

在昭馀镇秦村千亩红薯种植基地里,农民正在热火朝天地收红薯,预计能产出优质红薯600万斤,产值1200万元。秦村党支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与祁县犇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大力发展红薯产业,不仅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益,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100余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这是祁县借“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的助力集体经济高质量增收的新项目,也是坚持党建引领助力集体经济增量提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祁县积极推广“党建引领+企业带动+村民参与”的发展模式,东观镇北堡村党支部牵头与市县农业部门和技术单位合作,引进“无公害蔬菜示范区”等项目,建成千亩设施蔬菜园区;贾令镇夏家堡村党支部同祁县鼎盛工贸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和千亩蔬菜轮作基地,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实现了支部强、产业兴、村民富。

唤醒“沉睡资源”,激活集体经济“动力源”

“如果不是与晋中市亿民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实施240KW光伏发电项目,208征地项目补偿资金不会实现‘钱生钱’的倍数效应。”峪口乡鲁村党支部书记吕德刚说。据了解,该项目由鲁村、北团柏村和振兴村3个村合作开展,整合175.9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完工,明年将为村集体每年增加5至6万元收益。

为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祁县引导各村多渠道盘活资金、资产、资源,以租赁、承包等方式再开发、再利用,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古县镇申村利用村集体100亩机动地发展大豆—玉米带状种植,通过农技特派员提供技术指导,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峪口乡牛居村修整1300平方米加工车间,用于引进快递包裹代加工产业发展项目,项目投资100万元购置40台专用设备,解决45个就业岗位,每月每人增收2400元,预计集体增收3至5万元,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后劲。

用好优势禀赋,培育集体经济“增长极”

抖音平台上“段村长”直播号逐渐火起来了。这是城赵镇修善村充分融合电商人才资源和“善文化”资源的一次成功探索,中秋直播晚会最高观看达1万人次,贾令熏肉、老陈醋、酥梨、小米等农产品热卖。

祁县坚持“从地里挖金子,向产业要收益”的发展思路,挖掘各村优势资源,聚焦主导产业,进一步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峪口乡探索苹果产业提档升级新路径,加强自主品牌创建,引导品种大规模向“红星”聚集。同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储藏基地建设,推动峪口苹果特色优势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来远镇依托北关、盘陀两个小米加工厂,扩增小米有机旱作订单种植,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城区西北街村发挥地理优势,集体入股商用房和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城赵镇高城村雅安扩大芍药节影响力,发展“观光旅游+入股分红”,新建7间门面,村集体经济增收5.6万元,形成文旅产业融合型发展的新格局。


(来源:晋中市人民政府网站)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