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调色主要分为两种场景:调整屏幕显示效果和照片后期调色。以下是针对这两种情况的详细方法:
一、手机屏幕显示调色
调整屏幕色温、对比度等,让显示更舒适或更符合个人偏好(以常见安卓和iOS系统为例):
安卓手机
- 进入 设置 > 显示 > 屏幕色彩/色温(不同品牌路径可能不同,如华为叫“色彩模式”,小米叫“显示效果”)。
- 选择预设模式(如“标准”“鲜艳”“护眼模式”),或手动调节色温和色彩偏好。
- 部分手机支持“专业模式”,可单独调节RGB三原色。
iPhone
- 进入 设置 > 显示与亮度 > 原彩显示(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色温)。
- 手动调节:设置 > 辅助功能 > 显示与文字大小 > 色彩滤镜,开启后可选“色调”或“色温”调整。
二、照片后期调色
通过手机相册自带工具或第三方APP(如VSCO、Snapseed、Lightroom)调整照片色彩:
1. 基础调色参数(通用)
- 亮度/曝光:整体明暗,避免过曝或过暗。
- 对比度:增强明暗对比,让画面更通透。
- 饱和度:控制色彩鲜艳度,适度避免失真。
- 高光/阴影:分别调节亮部和暗部细节。
- 色温/色调:色温(冷暖色调),色调(偏绿或偏洋红)。
2. 进阶工具
- HSL工具(VSCO/Lightroom):单独调整某一种颜色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例如让天空更蓝、草地更绿)。
- 曲线工具:通过RGB曲线精细控制亮度和色彩层次。
- 分离色调:给高光和阴影添加不同色调(如高光加橙、阴影加青,营造胶片感)。
- 滤镜/预设:直接套用风格化滤镜(如VSCO的A系列、C系列),再微调参数。
3. 常用风格参考
- 日系清新:低对比、高亮度、冷色调,适当加褪色。
- 复古胶片:暖色温、高颗粒、阴影加青绿色。
- 黑金风格:保留橙色、金色,其他颜色饱和度降低。
- 高级灰:低饱和度,柔和对比,突出质感。
4. 操作步骤(以手机相册为例)
- 打开照片,点击“编辑”进入调色界面。
- 依次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基础参数。
- 使用“色调”或“色温”修正颜色偏差。
- 套用滤镜(如iPhone的“鲜明”“反差色”),再手动微调。
- 导出保存时选择“副本”保留原图。
三、实用建议
- 保留细节:避免过度调整,高光和阴影不要拉满。
- 参考直方图:确保色彩分布均匀,避免断层。
- 批量处理:同一组照片用相同参数保持风格统一。
- 学习思路:模仿优秀调色案例,理解色彩搭配逻辑。
根据需求选择工具,多尝试不同参数组合,调色会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