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52万亿元,利润1.02万亿元,同比增长7.2%。轻工业企业总体表现较为亮眼,增长态势良好,对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轻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关系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满足居民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轻工业数智化发展,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一系列支持轻工业数智化转型的重大政策,《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等,都强调要加快轻工业数字化转型。目前我国轻工业企业智能化生产比例超过12%,轻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所加快。
也要看到,轻工业数智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数据基础建设不足,轻工业企业整体数智化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仍依赖传统生产模式,缺乏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数智化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和高端设备如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先进控制系统等仍依赖进口;数据流通和协同效率较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轻工业数智化生态系统建设滞后;智能制造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工业软件开发人员等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如何以数智化为支撑推动轻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下一阶段,要坚持以数智化技术创新为核心,以高素质数智化人才为支撑,加快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补强数智化基础设施短板,打造轻工业全链条智能化生态,推动轻工业转型升级,以高质量供给带动、刺激需求提质升级。
加快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轻工业智能制造水平。大力投资并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系统等数智化基础设施,助力轻工业企业全面数字化升级。设立专项扶持基金,鼓励企业投资智能制造设备和数智化管理系统,促进传统生产线改造升级。加强与行业协会合作,搭建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加快实现智能化制造。制定并推广工业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采集、存储和使用,推动轻工业实现全流程数据驱动的生产管理。
加大数智化技术创新投入,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鼓励轻工业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开展联合研发,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如工业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先进感知系统等。出台创新补贴、科研奖补等政策,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数智化设备和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支持企业建立数字化创新实验室,测试并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动数智化技术标准化建设,提升技术兼容性与可复制性,推动行业技术成果共享与推广。针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设立专门的数字化创新扶持计划,提供技术培训和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轻工业全链条智能化生态。鼓励轻工业企业在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全面应用数字技术,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效率。支持龙头企业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数字化管理与资源共享,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出台数字化供应链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优化库存管理、缩短交付周期,提升供应链韧性与敏捷性。鼓励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实现产品定制化生产,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加强数智化人才培养,构建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构建全面的人才支持体系,鼓励高校与职业院校开设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工业物联网等相关课程,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对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数智化培训课程,帮助员工掌握数智化技能。实施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数智化人才投身轻工业领域,给予住房补贴、科研经费支持等优待。设立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间的知识共享与技术交流。(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琛伟 庄甲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