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雪说中国传统建筑之审美和哲学

2月19日,癸卯正月十九。刚过元宵节的第4天,立春的第5天。

从壬寅冬到癸卯春,终于有了一场大雪。

近年来,雪越来越成为稀缺之物。对于许多地方来说,缺雪就意味着开春的播种都会成问题。天不降雪,人只有无奈的等待。但是,人类自己已经意识到,大自然的这种变体与人类自身关系密切。

“自然”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生存哲学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概念。

老子在《道德经》第25章中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法,天法,道法,法自然。”是啊,我们的先哲早已经告诉我们,天地中,人也好,地也好,天也好,道也好,均要取法自然。

虽然多数的普通民众并不能讲出这样的哲学思想,甚至也不能完全理解这样的哲学思想,但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都基本上遵循着这样的思想生活。

因为有雪,好多人跑到雪里拍照,这也算是一种审美意识和行为吧。

不过,如果放眼望去,另一种美更值得思考。

那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之审美!

中国的传统建筑,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普通民居,首先遵循的都是“天人合一”,从选址,到规划,到落成都要考虑到自然因素,所建之物都要融入周边的自然环境,建筑物也是综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风貌、自然材质等进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的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中建筑往往是截然不同的。不论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不会因为这个地方的建筑而感觉到突兀,而是会从心里认同:就应该这样!

还有一点,我们的祖先在选址修建房屋的时候,一定不会先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易于耕作、交通便捷的地方,而是要将这样的地方留下做为良田。同样的,不论建什么规模的房屋,所用的材料都是自然之物,这些材料均可以回归土地,而不会成为不可再生、不可再利用的东西。

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身就蕴含着艺术之美。这种美首先是要符合“自然”,同时,又融合了其他的传统艺术形式,比如绘画、雕刻、剪纸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形象。除了主体建筑之外,其它相配套的建筑物,或者装饰物、色彩等都是一个地方传承悠久、被大众所接受的传统元素。

可以说,“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的建筑策略,成就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民居美学和哲学。

不少人专程跑到忻州古城“秀容书院”拍雪景,实际上就是因为想到了是中国传统建筑在自然雪景中的美。

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有3件展藏品就永远在默默地呈现和述说着这种美。其一是西汉时期的“粮仓”明器;一是“九原冈北朝晚期壁画”中的“门楼图”;一是晚清忻州文化名人邢尔昌所绘《文昌祠并学堂全图》,也就是今天不少人跑来拍雪景的地方。

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也是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

雪,是大自然的美。

中国传统建筑是人类美。

“天人合一”是哲学美。

我们要永远热爱和守护自然,我们要永远热爱和传承传统,我们要永远学习和深悟中国传统哲学之智慧。 (梁生智)


(来源:黄河新闻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