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的“侦察兵”

  在阳泉市大街小巷,有一群人很特别,他们手持手机,“眼观六路”,走走停停,时而拍照,时而在手机上戳戳点点。他们不是执法人员,却能及时发现城市管理中的问题,第一时间采集上报,助力提升城市“颜值”,推动城市发展。他们就是城市管理的“侦察兵”——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

  1月5日早8点,阳泉市13名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记者跟随其中一名采集员——28岁的年轻姑娘李晓飞走街串巷,寻找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半年前,李晓飞应聘成为一名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她负责包括南大街、迎宾路、泉东路、德胜东街、桃南东街、三角线街、泉中路7条道路沿线的信息采集上报工作。

  “我们每个网格由一名信息采集员专门负责,我负责的是第7网格。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井盖缺失、路灯损坏、商贩占道经营等,都由我们来‘找茬’。”李晓飞一边说话,一边观察着道路两侧。

  在桃南东街一炸串店门前,李晓飞停下脚步,拿起手机对着店外违规悬挂的条幅拍照。随后,通过“智信”App上报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监督指挥中心,手机显示,上传时间是9点09分。“这时,指挥中心已经接到我上传的案件了,那边会进行预审,然后立案,派遣相关部门进行处置。”李晓飞告诉记者。虽然上传以后,她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但她在“扫街”过程中,还会时不时翻看自己之前上传的案件,看看进度怎样。当天10点55分,李晓飞的手机显示,该案件已经办结,并能看到商家将违规悬挂的宣传条幅撤下的照片。

  “每当我看到自己发现的问题被解决,心里就很高兴,觉得为城市管理贡献了自己微小的力量,自己的付出就很值得。”李晓飞说。工作半年以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酷暑还是严寒,她们都必须上路工作,每名采集员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在规定的单元网格内来回巡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主动发现城市问题,并第一时间采集上报。

  然而,工作中,让采集员感到最头疼的还是一些人的不理解。在拍照时,采集员会被询问为什么要拍照。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要耐心地给对方解释,把工作做好。

  “学校周边,减速带破损缺失,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行至天成巷一蛋糕店门前,李晓飞又发现了问题。她熟练地拍照,并写明地点,对问题进行简单描述,上传至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监督指挥中心。

  这7条道路,李晓飞每天步行,上下午各巡视一遍。和她一样,其他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在各自的“责任田”内尽心尽力工作,每人每日平均发现城市管理问题17条。

  近年来,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监督指挥中心着力推行“管理精细化、整治常态化”,做到城管工作不断档,城市管理不停歇,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智慧城管系统把阳泉市建成区诸如井盖、桥梁、路灯、行道树等16.2万个城市部件纳入智慧城市管理的范畴,根据人口密度、部件数量、问题发生频率等划定11个责任网格,并将城区、矿区、郊区、高新区及与智慧城管业务相关的34个市直部门和责任单位纳入市智慧城管系统二级平台,负责对接收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及时处置,从而实现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吴珊)

(来源:阳泉市人民政府网站)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