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市场主体倍增添动力 线下消费回归强活力

  河曲县抓实各类市场主体培育,通过建设改造提升便民市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市场主体经营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城市的烟火气也在逐步回归。

  在河曲县益民北路的北元便民市场内,一排小吃车排放整齐、井然有序。下午五点,各个小吃摊陆续开始营业。不少市民走进市场,在一个个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美食摊前开启逛吃模式。贺雪瑞在这里经营一个炸鸡小吃摊,有稳定的经营场所和收入,这让他很是安心。贺雪瑞说:“政府给我们解决的不仅仅是一个摊位,还让我们有了满满的归属感。新市场环境好,管理规范,给我们商户创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我们都挺高兴。现在,摊位固定了,好多回头客都能找到我,也有不少固定客户,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干净整洁的市场环境让前来消费的市民们也倍感舒心。市民丁丽说:“现在的便民市场比过去的马路市场干净安全,我们来买点小吃也放心,而且这里商户集中,想买的一次就能买到。”

  前些年,这一地段摊位设置杂乱,地面坑洼不平,卫生状况堪忧,既影响周边交通,还存在安全隐患。2022年,河曲县对原有市场进行改造升级。新市场不仅提升了群众消费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同时也让商户能够安心经营。商户魏跃杰夫妻俩是从东北辽宁来河曲摆摊卖煎饼的,她说:“以前遇到下雨天,就出不了摊挣不了钱,这个便民市场既遮风挡雨,又干净整洁,比以前方便多了。”

  环境好了,市场主体的数量也增加了近一倍。北元便民市场的负责人介绍,现在这里一共有60余个摊位出租,每天人流量大,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

  北元便民市场环境的提升,只是河曲县市场繁荣的一个缩影。2022年,河曲县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打造城市烟火气集聚区,通过合理布局,规范设置摊点,在城区背街小巷、空闲地带等可利用区域设置了9个便民市场,总建筑面积15425.4平方米。与此同时,河曲县以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建设为抓手,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河曲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吕文介绍:“便民市场的建设改造、规范提升,顺应了民意,凝聚了民心,有力推动了市场主体倍增。目前,县新建9个便民市场,可为近千家商户提供经营场所,真正做到了‘小市场大民生’。”

  在建设好硬件设施的同时,河曲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心全意为市场主体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务,在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突出市场主体登记“一厅办”“一窗办”“免费办”“一网办”“帮办代办”“半日办结”,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全程网办”等改革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市场主体,推动了市场主体倍增。截至2022年11月30日,河曲县市场主体数量达13355户,超预期实现年初计划。

  便民市场的建设,不仅引导马路附近的商贩进入市场规范经营,解决了涉及路段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同时也满足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解决了城区繁华地段小商小贩的管理难题,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河曲县副县长张宝玉表示,便民市场对增加就业、缩短市民生活服务半径,满足群众“菜篮子”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河曲县按照“升级改造、新建补缺”的原则和“布局合理、容量充足、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良、服务民生”的要求,对县户外便民市场进行改造提升,更好满足市民和商户的需求,同时解决果农菜农自产自销难题。下一步,将积极探索便民市场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便民市场的科学管理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城市形象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忻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